第297期:《浙江师范大学报》

守好一段渠 种好责任田

润物无声 让思政教育融入每门课程


   期次:第297期   作者:齐昕,朱慧   查看:59   

  本报讯(记者 齐昕 朱慧)“中国与西方不同,农耕文明、现代文明、后现代文明交织一体,社会现状和社会问题十分复杂。”为了让学生明白“中国社会变迁的当下特质”,法政学院应小丽老师在政治学课上,向同学们展示了一张照片:一栋有着悠久历史的土楼,上面贴着春联和“D调休闲”的酒饮广告,旁边还停着辆车。应小丽运用现实一景,引导学生思考何种发展道路适合中国、中国自信从何而来。
  
  把各专业的历史、文化、精神渗透到每门课的课堂教学中,在专业课中浸润思政教育的内容,从而实现从“思政课程”到“课程思政”的转变,是我校构建全员、全方位的大思政教育体系的重要实践。
  
  在美术学院赵溅球老师的国画课上,几乎每次学生作画前,赵溅球都会侃一番老庄之道。从天人合一到清净无为,从自然美学到上善若水……赵溅球教画从来不仅仅停留在“怎么画”,他还要告诉学生“为什么这样画”。“中国画能够给人带来别样美的熏陶,就在于它的根底紧紧扎进中华五千年灿烂的文化。读懂了文化,才能画得更入行。”赵溅球总是这样强调。
  
  一本薄薄的《共产党宣言》是人文学院马俊江老师“送”给新生的见面礼。在他的现当代文学课上,这本共产主义奠基之作被响亮地朗读,同学们跟着老师一起穿越回160多年前的欧洲大陆,在文字中触摸历史,感知现实。从文学的角度,共读红色经典,“在感受《宣言》语言的大气之美的同时,也经历了一场精神的洗礼,高高在上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变得生动而有吸引力了。”学生赵鑫鑫说。
  
  以身示范,以德施教,老师们在全情投入教学的同时,也诠释着师者风范。数理信息学院许学军老师执教30余年,无论多忙,他每周都会至少抽出一个晚上为学生答疑,常常一答就是三四个小时。平时下课后,许学军会一个人留在教室,收拾讲台、无线话筒,关灯,关电扇……这一幕,深深地印在学生程璐的脑海里,“出色的教育,总是从细微处感染人,从许老师的身上,我感受到了师者的魅力。”
  
  “互联网+”时代,微信、微博等新媒体平台,也成了“大思政课堂”的延伸。来自全校不同专业的老师创办了“丽泽哲学苑”“阮老师的语言工作室”“隔壁王教授”等一大批微信公众号,通过微课、推文、社群等方式,跟学生亲密互动,润物细无声地将正确的价值追求和理想信念传达给学生。
  
  “从‘思政课程’转向‘课程思政’,让不同专业的教师结合各自的课程特质,时刻绷紧‘育人弦’,切实挑起‘思政担’,各门课程与思政理论课才能同向同行,教书和育人、言传和身教才能相统一,青年学子的思想根基才能更牢固,才不有愧于师范大学的特质。”本科教学部主任赵雷洪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