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7期:《浙江师范大学报》

专业课育人:上出“思政味”挑起“思政担”

编者按: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大学既是传授知识的场所,也是塑造和培养学生价值观的熔炉。立德树人是高校的根本任务,教书育人是教师的根本职责。无论是思想政治理论课还是其他任何课程的教师,都担负着育人的重大责任。推动“思政课程”向“课程思政”转变,让所有老师都能自觉挑起“思政担”,所有课程都能上出“思政味”,探索构建全员、全课程的大思政教育体系,才能完成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承担的培养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重大使命。本期校报邀请我校德育专家、学院、部门有关负责人围绕“如何在专业课堂中融入思政教育”进行笔谈。


   期次:第297期      查看:98   


  课程教学应自觉担负思想政治教育的责任 蔡志良
  
  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以外的其他课程教学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途径,各类课程教师都具有立德树人的使命。
  
  教师应自觉承担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责任。一是有意而不逃避。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不只是思想政治理论课和辅导员的职责,任何课程的教师都要有这方面的意识,而不能逃避和放弃这一责任。二是要做到教书和育人的统一。教书和育人是同一教育活动过程的两个方面,教书的过程就是育人的过程,每位教师在课程教学过程中自觉不自觉地都在起着育人作用。
  
  教师要保持清醒的头脑、理性的态度和正确的政治立场。坚持课堂讲授有纪律,公开言论守规矩的原则,遇到政治上的大是大非问题,教师应该旗帜鲜明,坚持正确政治立场。在多种政治思潮纷呈的今天,教师要冷静面对复杂的政治形势,以理性的态度看待各种社会现象。在教学内容选择上,要以正规渠道和主流媒体为信息依据,而不能随意传播道听途说、真假莫辨的信息。
  
  根据课程特点渗透思想政治教育。要根据不同课程的特殊性发挥不同侧重点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人文社会科学类课程教学要对国内外有关学术思想、观点作全面理解,而不能片面地甚至断章取义地介绍,更不能不顾客观实际地以此评价中国问题。自然科学类课程重点是在课程教学中培养学生不盲从、不迷信、讲真理、重事实的科学精神,引导学生客观、理性地看待社会现实。
  
  有机而不牵强地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在思想政治理论课之外的其他课程教学中进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不能把这类课程教学变成思想政治教育课,要做到润物无声的渗透、自然有机的延伸、无缝无痕的融合,而不能牵强附会的生搬硬套和强硬灌输。
  工科课堂中的思政教育路径选择 鄂世举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承担着培养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重大使命,而专业课程教学、特别是课堂教学在思政教育方面具有独特和不可替代的作用,而工科专业由于其教学内容的具体性,在课堂教学中融入思政教育,可使思政教育更加生动和立体,起到润物无声的效果。
  
  作为工科教师,我们可以结合课程中的某项成果、技术,比如结合我国在数控机床相关技术、机器人技术的发展进步,拓展到航空母舰、大型飞机等代表着世界范围内智能、高端制造能力的领域,并引申到“两弹一星”元勋们的感人事迹,让同学们在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对祖国的科技进步、国力提升倍感自豪,进一步增强对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社会制度的优越性、无与伦比的社会统筹能力和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信心,增强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同时,在其中引导学生在专业学习中深切感受到责任意识,增强为中华崛起而努力学习的责任担当。
  
  德育:呼唤灵魂的力量 葛永海
  德国哲学家康德有言:在这个世界上,有两样东西使我的内心感到深深的震颤,一是我们头顶上灿烂的星空,一是我们内心崇高的道德法则。德育是教育活动的核心要素与本质要求。
  
  在专业教学中开展思想品德教育,要求教师根据大纲规定及所讲授的内容精神,将思想品德教育与专业知识传授有机结合,做到润物无声的渗透、自然有机的延展,切忌生搬硬套。在具体把握上,应关注点、时、度的恰到好处。
  
  对于人文学科而言,应特别强调主讲教师的情感投入,教师的情感是德育渗透的特殊载体,感召人心会生发出一种特殊力量。根据课堂内容进行适度的迁移、渲染、点化,从而设置情境,营造氛围,升华情感。比如面对文学史上的重要作家,阅读屈原的忧患、李白的豪放、杜甫的沉郁,挖掘其思想内涵中的正能量,感悟他们内心深邃的家国情怀与黎民情结。教师情感的深度与广度决定了课堂的丰富性与深刻性。红烛有光心作泪,桃李无言人满蹊,让离你最远的学生都能感受你的心跳!应该相信,课堂品位总是在情理激荡中获得提升。
  
  这是一个信息爆炸的时代,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应该重新审视自身的历史使命,教授学生知识已不足以应对时代之需求,亟需做的,应当是:在信息中遴选知识,在知识中汲取智慧,在智慧中呼唤灵魂!而我们所呼唤的灵魂应当是健全的、高尚的、丰盈的!
  设计专业课堂:融入时代传承文化 施俊天
  高校思政教育对于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及人生观的形成起着重要作用。设计专业是应用型学科,与社会经济发展紧密相连。对设计专业来说,服务于国家发展战略是最重要的思想政治教育。在专业课堂教学中融入对国家社会的责任感与使命感显得十分有必要。
  
  德才兼备是要义。作为新世纪的社会主义建设人才,除了应该有过硬的专业能力外,还需要有良好的德行和正确的价值观。通过在专业课程中有意识地导入思政教育,有助于培养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
  
  文化自信是内核。通过在课程教学中融入传统文化的教学内容,一方面让学生学习了解中国的传统文化精髓,提升学生的文化认同和文化自信,培养学生的爱国热情。另一方面学生的人文修养得到提升,更多的具有中国文化特质的设计将被设计出来,中国的传统文化意蕴得到很好的传承和发展。
  
  服务社会是使命。利用设计专业的智力资源,通过在课堂中引入真实课题,与区域经济和产业进行对接,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和文化建设,引导学生进行社会产业和文化建设,让学生在体现设计的价值的同时实现自身的价值,培养学生服务社会的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