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9期:《浙江师范大学报》

聆听国家奖学金获得者心声探寻优秀大学生成长足迹


   期次:第309期      查看:71   



  本报讯(记者 张凯滨 华赵思曼 张家乐)11月21日,浙江省高校2017年国家奖学金获奖学生典型事迹巡回报告会来到我校,浙江广厦职业技术学院陈怡如、衢州学院李婷圆、浙江万里学院朱婷、杭州师范大学仉元旭和我校项秉坷5名同学与现场600余名师生分享了自己的成长故事。
  我校初阳学院学生项秉坷是一名醉心于超导物理研究的学霸,如今,他用努力和坚持换来了直博复旦大学的硕果。三年时间,他每天起早贪黑地学,积攒20余本习题集,10余本笔记本。“这样的生活,看似枯燥乏味,但我却享受其中,乐此不疲。”他坦言,学习带给了他快乐。几乎所有专业课的最高分、平均绩点、综合排名始终稳居专业第一,专业核心课程平均达94分。这样的专业成绩也印证了他的坚持所造就的非凡实力。
  学业上的实力,同样使他在学科竞赛上全面“开花”。他将全国大学生数学竞赛一等奖、浙江省物理创新竞赛一等奖、浙江省微积分竞赛一等奖、全国数学建模网络挑战赛二等奖等20余项奖项悉数收入囊中。
  对于未来的学术之路,项秉坷很冷静。对他来说,科研路就是他的长征路,仍有许多“雪山”“草地”需要跨越,还有许多“娄山关”“腊子口”需要征服。献身于超导物理这一基础研究领域,是他渴望做的大事。“这个过程很枯燥,更需要我们拿出抵御诱惑、排除干扰的磐石精神,踏踏实实,走好脚下的每一步。”他说。
  优秀的大学生总是相似的。万里学院朱婷坚持奔跑在新闻采访的一线,寻找做一个好新闻人的答案。她先后在新华社宁波支社、中国经济信息社、新华网浙江频道(宁波)等全国知名媒体平台实习,参与东南商报全媒体工作室公益项目,并担任负责人。“带上一支笔、一张纸,用心灵贴近采访对象。”这是她在新闻一线寻获的答案。
  与项秉坷对学业的执着一样,衢州学院李婷圆也以学业为重。就读学前教育的她努力学好专业知识,培养兴趣爱好,参赛锻炼自己,立志做一个精通“学前六艺”的幼教人。对于成长,她说:“对于一个人的一生来说,最美好的回忆就是在你付出努力的一个个瞬间。”
  杭州师范大学仉元旭则将青春的美好定义在奉献,“最美的从来不是青春,而是青春里那些走过的关于奋斗、奉献、友情的路。”大学三年,她将创业实践转化为公益成果,提出“互联网+乡村公益教育计划”新模式,累计受益农民20000余人,微博上发起的“爱心荐书接力”话题辐射人群超4000万。
  关于青春的定义可以更丰富,浙江广厦职业技术学院陈怡如说:“年轻要‘作’一点。”大一9门课程,她担任7个课代表;她参加各类比赛,获得省大学生多媒体竞赛一等奖等多个省、校级奖项;她作为实习公司项目主管,曾与时光坐标公司学习AE影视后期制作。作,是青春年少时的不安分,更是在不同的尝试与身份转换中激发出自己的能量。
  据了解,国家奖学金是在校本专科的最高奖项,而国家奖学金特别奖是对某些在思想道德、专业成绩、学科竞赛、创新创业、社会公益等方面有突出表现或先进事迹同学的特别褒奖,是含金量极高的荣誉。自2007年以来,我校已陆续9次获得国家奖学金特别奖的荣誉。
  本次国家奖学金获奖学生典型事迹巡回报告会由浙江省学生资助管理中心主办,校学生处和校学生资助中心承办。全省共安排13场,每场有5名国家奖学金获奖学生代表参加。旨在引领在校大学生认真体悟、借鉴学习优秀学生的精神品质,提升今后的学习与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