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0期:《浙江师范大学报》

胡勇课题组:科研,是场“苦行僧”之旅


   期次:第320期      查看:69   



  寒假的校园只有零零散散些许人,零下的实验室,双手都被冻得通红,课题组五人围着试验台连轴转......柳仁便是其中一员,不过,这段日子将暂时告一段落,他也即将告别师大,前往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继续攻读博士学位。
  柳仁是我校生化学院的一名研究生,也是生化学院教授胡勇课题组的一名成员。目前,课题组的五名研究生成员,已有四名考取博士,胡恩来考取浙江大学博士生,柳仁考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李志鹏和何斌分别被电子科技大学和南京理工大学录取,已投入工作岗位的任甲彬则致力于离子电池的研发。
  志同道合的科研“苦行僧”
  考博是柳仁刚入学研究生就确定的志向,而不论是实验还是论文,胡勇都以高标准严要求他们,而每周的例行组会,除了备好课件和讲稿,还要随时回答老师的提问。“他们能取得这样的成绩,也在意料中了。”胡勇说。
  胡恩来在“钴-氮碳论文”的实验中,得到的催化效果不好时,胡教授建议他提高温度。“论文返稿大概有四五次,更不要说直接去老师办公室谈了。”胡恩来说。2016年12月,这篇“钴-氮碳论文”,登上了SCI1区,胡恩来便是第一作者。
  “对于科研人来说,一定不能让实验室停下来。”柳仁说。三年来,课题组五人每年假期不超过30天,唯一的娱乐活动不过是打打篮球,“实验遇到瓶颈了,我们也会在北门约顿酒,明天起来依旧是一条好汉。”柳仁回忆。
  “科研不过是件是平常小事”
  “冬天的实验室是最冷的,为了实验的严谨性,我们不开空调,在不到八平米的实验室挨着取暖。”柳仁说。
  研究生期间,他们坚持每天七点半到实验室研究,晚上十点多才离开。“基本每天都是被门卫叔叔 ‘赶走’的。”而有时候做循环式实验,更要在实验室待一个通宵,胡恩来打趣道:“我们见不到凌晨四点半的洛杉矶,但是我们可以看到凌晨四点半的金华。”
  走上科研这条“不归路”,再也没有在家过上一个完整的年,但这群“苦行僧”依旧乐在其中。在师大的苦行僧日子渐渐结束,未来即将要去到另一个地方修行。“我并不觉得做科研有多伟大,这只是我们的专业和工作,科研只是一件平常小事。”柳仁说。(孔晓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