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3期:《浙江师范大学报》

1980年代浙师校园生活剪影


   期次:第333期      查看:55   



  浙师的美好,徜徉在“集体记忆”的叙事深处。
  如风的青春,镶嵌在记忆墨痕中。1985年逐渐炎热的夏天,浙师的“老版图”,洋溢着“唐诗宋词”的田园症候和文艺热情,木叶美丽的校园内牛羊闲散漫步,球场上晒满高村农民丰收之后金灿灿的稻谷,“相思路”的鹅卵石以及两旁的松群 ,“情人坡”的狮身人面像以及可以遥望乡村晚炊、月亮湖和隐约闪现的“芙蓉峰”,浙师的青年,在这方自由自在的学术净土上,笑容纯粹、情感焕发且充满饱和的诗意。
  周末影院,一部想象的电影能让师生群情激动、如痴如醉;一本容载新思潮的书,会让人“秉烛”夜读,然后,在骆家塘的“夫妻店”或“路边小店”,一碟花生米、一碗炒螺蛳、一盘肉丝爆蛋,煮酒高论、众声思辨;一场传递新美学的讲座,“新东大”的阶梯教室,总是挤满“思想饥渴”的听众,门窗旁斜倚着“迟到”的人群;灯光球场的篮球赛事,又让人热血奔腾;而夜里无课的某间教室,会成为浪漫细腻的旖旎“舞会”,那是无拘束、好幻想、激情燃烧的“青年”时代。
  形成文学创作群的中文系老师,名士风范,风情倜傥,课堂与课余的才情碰撞,成为浙师景观。自学成才、性格狷介的叶柏村老师,课堂上神秘“吟唱”古诗词而让人惊艳;《文心雕龙》倒背如流的诸葛志老师,形容翩然出世,语速极缓,东西方美学思想却条分缕析;诗人吴晓老师,不善言辞,却言必惊人,“陶罐上的鱼一直没有下来/它享受独处的宁静/桃花水在何处喧响/它最后一次用鳍拨动火焰/从此远离河流。”(《鱼和两种隔绝状态》)书画俱佳、擅诗词的裘樟清老师,个性张扬,阐述身体美学的思想先声;命途多舛、才华横溢的钭东星老师,上课时,一根烟,一白搪瓷茶缸,一把热水瓶,《论语》的古义今说,汩汩而出,成为绝响;消瘦如风的诗人蔡根林老师,“我拥有一切色彩/所以我无色/我听到一切声音/所以我沉默。”(《根》)那是名师与高徒辈出的“艺术”时代。
  当然,浙师的食堂,一如既往的有营养、又美味,“纯肉”的红烧狮子头,“走油”的大块肉,尤其是或“面拖”或红烧的大排,肉质纯净、软硬适宜、汤汁鲜美,让人记忆悠远、难以忘怀。据说中文学生在永康某中学实习,因为“思念”浙师的大排,曾“央求”回校的汪老师给每人带一块,而汪老师也“不负众望”,带回母校食堂的大排以飨“饕餮”。大排的“滋味”,凝聚成浙师人口口相传的文化“符号”和难以排遣的乡愁“图像”。(黄宝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