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3期:《浙江师范大学报》

桃源餐厅不止是吃饭的地方


   期次:第333期      查看:44   



  我在1994年入校,1996年亲历了学校成立40周年的校庆。那一年校庆,我作为刚组建的铜管乐队员参与迎宾演奏和校庆演出,还作为校报记者参与浙江卫视录制的节目“乐在师大”。一转眼,这已经是二十多年前的事了。
  那时候的校庆没有免费大排,大排属于当时大学菜系里的高端菜,1元一块,其他蔬菜一般5毛钱。通常,在取得好成绩或荣誉的时候,我们把吃大排作为一种自我奖励和自我犒赏的方式。也就是说,有好事的时候,我们才会吃大排。在我的印象里,大排还不是像现在这样飞入寻常百姓家的普及型食物。但是,大排是我们的一种向往,每每提及大排,内心充满愉悦。
  食物在中国文化里具有很强的象征性,它是维系情感的方式,也是承载记忆的载体。同学陈燕就对桃源的梅干菜薄饼念念不忘,毕业后数次专程回校来体验。我们的大学时代,班集体概念强,全班一起上下课。有时下课早,桃源食堂的两张长条桌一合并,全班25个人集体用餐。这时候,家庭条件稍好的同学会多买几块大排,大家一起分享。那种不露痕迹的友爱,其乐融融的画面,至今历历在目。
  就吃大排而言,院系之间也有文化差异。我当时住的是混寝,教育系、思政系、体育系不同专业的同学都在一起。我看体育人就很推崇吃大排,因为体育训练体能消耗大,大家对大排都很向往。一到饭点,体育教学楼里会传来大家敲饭盆的声音,提醒老师下课,要吃大排了。我们幼师专业25人全是女生,女生总会更注重身体管理,所以吃大排的次数相对会少一些。
  上大学时,我们都在桃源餐厅用餐,大家对桃源的情感也特别深。入学20周年的同学会,全班同学还专程在桃园餐厅门口集体合影。这里关联着我们太多大学生活的记忆,桃源餐厅不止是吃饭的地方。
  每周六晚,桃源餐厅的桌椅向两边一挪,腾出的地方就成了我们的舞池。这是我们周末舞会的“发祥地”,年轻的男男女女在这里交友、交往,营造了一个前互联网时代的社交空间。等1998年学校有了网络,校园内外的舞池就逐渐没了市场。
  所以,桃源餐厅对我们而言,既是分享大排美味的地方,也是跳舞愉悦身心的场所,是让我们获得物质精神双丰收的一个社会文化空间。 (王珩 口述 张凯滨 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