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8期:《浙江师范大学报》

电影:永远的梦想 永远的记忆


   期次:第198期      查看:151   


  文/刘宏球
  课堂上我曾和学生开玩笑说自己是很有资格讲授新中国电影史的人,此话有些“狂妄”,但我确有比年轻人更多关于新中国电影的感性体验,因为我几乎是与新中国电影一起长大的,看过新中国建立后的大多数电影,当年看电影的氛围、许多看电影的感受至今仍然历历在目,成为我永久的记忆。
  露天电影
  今天的人已经很难体会半个多世纪之前的人对电影的渴望,因为今天要看一场电影太过平常。五十年代的乡村文化生活非常贫乏,农村的戏曲舞台和城市里一样因为演出帝王将相、才子佳人遭到了封杀,除了夏天的夜晚偶尔有民间艺人在晒谷场上的说唱之外,唯一的文艺活动就是看电影了,而其实放电影的频率也不高,十天半月的放一场。说来可怜,在六十年代初上高中之前我从来没有在正规的电影院看过一场电影,所有的电影都是在露天放映场地里观看的。
  露天电影放映大多选择在一块相对封闭的空地上,以便于观众凭票入场,票价是不管大人孩子一律每张三分,电影票是用极薄的“油光纸”和用老式油印机印制的五厘米见方的彩色纸片。五十年代初的三分钱已经可以买一只正宗的农家土鸡蛋,因此每次看电影前向父母亲要这区区三分钱也并不容易,我至今仍对我的父母亲怀有深深的感激之情,因为在我的印象里,他们从没有拒绝过我这个小影迷的要求,使我得以看到当时放映的几乎所有的电影。当然,为了看电影,辛苦是不怕的,周围十里八村只要放电影,就会和小伙伴们摸黑前往,手电筒在那时是有钱人手中的“高档电器”。
  露天电影让我观赏到五十年代我国拍摄的大部分电影,“造就”了我这个小影迷,在这个黑白光影世界里,我得到了极大的满足和快乐。当时的我,十分向往成为一个电影放映员,在我的家乡一带放电影的一位镶着一颗金牙齿的何姓放映员成为我心目中最幸福的人,我羡慕他每天都能看电影。随着看电影数量的增多,“小影迷”逐渐成为“小星迷”,英俊帅气的王心刚和美丽迷人的严凤英至今仍是我心中的偶像。当时流行的一种把影片插曲、影星和剧照同时洗印在一起的照片成为我非常喜欢的收藏。
  在我的印象中,整个五十年代除了少量戏曲片外,大都是革命战争题材影片,从我看的第一部影片《南征北战》到《渡江侦察记》,国外进口的译制片数量很少,而美国好莱坞电影在中国大陆则完全绝迹。
  文革电影
  六十年代初的《红色娘子军》上演之后,除了“追星”之外,我似乎开始关注影片的导演。谢晋大概是我最早“认识”的导演,我觉得他的影片除了“冲冲杀杀”之外还有更吸引人的东西,他的《女篮五号》、《红色娘子军》、《舞台姐妹》都是我十分喜欢的影片,我在八十年代之后以谢晋作为自己的研究对象实际上与那时对他的喜爱有着相当大的关系。
  让人意想不到的是,六十年代中期文革的大幕首先在电影、戏剧领域拉开,新中国建立后拍摄的所有电影,除两部“军教片”《地道战》、《地雷战》及两部译制片《列宁在十月》、《列宁在1918》外都被打成“大毒草”而遭到禁演,全国所有的电影制片厂也都处于生产停顿的境地,电影领域一片空白,想看中国电影,唯一机会就是借“批判大毒草”之名而行观赏电影之实。之后,为了应对八亿中国人无电影可看的尴尬,我国进口了几部阿尔巴尼亚、朝鲜等国的影片,朝鲜影片《卖花姑娘》的影响几可与九十年代的《泰坦尼克号》“媲美”;著名作家李准曾回忆在“劳动改造”的黄泛区看电影的经历,某晚的一场电影因观众太多而发生拥挤,第二天在放映场地上看到的是满地折断的凳子腿和观众被挤丢了的鞋子。中国人对电影的渴望可见一斑。
  七十年代初,“四人帮”终于下令拍摄电影,“样板戏”的创作套路“三突出”、“高大全”运用于一切电影创作,女主人公永远是“身穿红衣裳,站在高坡上,挥手指方向,歌唱红太阳”,作品的题材是清一色的与“走资派”斗争,无论故事发生在工厂还是农村,都是“厂长(队长)犯错误,书记来帮助,老工人(贫农)来忆苦,最后揪出狗特务(地主)”。今天,当我们面对着如此丰富多彩的电影天地时,年轻人——无论是80后还是90后,很难相信在中国大地上曾经发生过如此荒唐、匪夷所思的闹剧。
  新潮电影
  平心而论,八十年代至今是中国电影一百多年来最具成就、最为辉煌的时代。巴赞、克拉考尔们的进入中国,终于让我们知道电影并不是戏剧的胶片记录,电影的形态也不只是情节剧模式,以第四代导演作为发端、第五代导演作为中坚的电影浪潮为中国电影打开新的一页,也为世界电影提供了关于中国的全新光影世界,《本命年》、《邻居》真实呈现了我们的现实生活,而《红高粱》、《霸王别姬》也终于走出国门与世界电影接轨。
  改革开放终于可以让我们看到国外制作一流的作品,如美国的好莱坞大片,改革开放也终于可以让我们看到世界级导演的优秀乃至伟大的作品,它们不仅满足了中国观众的观影欲望,也为中国电影人打开了创作的视野,基耶斯洛夫斯基的“三色”系列、伯格曼的《野草莓》、安东尼奥尼的《云上的日子》这些大师们的作品让我们感受到在中国电影轰轰烈烈的背后与他们有着怎样的距离。
  网络电影《老男孩》中的一句台词说“梦想这东西和经典一样,永远不会因为时间而褪色,反而更显珍贵”。对我而言,电影永远是我的梦想,伴随着对电影的怀旧,内心深处却是挥之不去的关于青少年时代的记忆,时代虽然远去,记忆却弥足珍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