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7期:《浙江师范大学报》

问卷名中学生,历时一年半,支教老师的心理调查报告出炉,报告显示

教育不应忽视孩子的内心世界


   期次:第217期      查看:88   


  本报讯(记者 王小民)27.8%的学生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59.7%的学生至少在一个因子上有轻度心理障碍,主要表现在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等方面……虽然赵丽娜对学生的心理状况早有直观了解,但当调查报告《广西西南地区中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与分析》完成、SCL—90症状自评量表中测出相关数据时,她还是有些吃惊。
  赵丽娜于2010年赴广西龙州支教,现为我校教育学院的一名辅导员。支教期间,她问卷591名中学生,历时一年半,完成了这份调查报告。
  当初,应用心理学专业出身的赵丽娜被安排教授两个班的数学,并担任一个班的班主任。她本以为这一年将和专业“绝缘”,没想到恰是这次安排,让她又一次与专业“亲密接触”,并产生了调查当地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想法。
  由于当地学生数学基础薄弱,赵丽娜又是班主任,就要经常和他们接触。那时赵丽娜的状态是:不在教室上课,就在办公室辅导学生。有一次某任课老师询问一学生为何抄袭作业,但学生却盯着墙壁一言不发,“逼着”老师把询问变成训斥。这位老师离开后,赵丽娜取过学生作业本,看到一排排娟秀整齐的小字,写错的都用透明胶粘掉并填上正确答案。她把学生叫过来说:“从作业的书写,看得出你很认真。这次是不是时间紧,自己不会做,才抄了别人的作业?”她点了点头,泪水哗一下涌出眼眶。过了几天,赵丽娜收到一张匿名卡片,上面写着:送给我最敬爱的老师。
  这件事对赵丽娜触动很大,并不是因学生对她的感谢,而是她不明白面对老师的耐心询问、学生为何选择沉默。记得大四在浙江某中学实习时,东部的孩子面对类似询问,都是面不改色、理由充足,甚至咄咄逼人。出于专业的敏感,加上一个月来对班里学生的了解,赵丽娜认为这是学生自身问题。因为班里有很多学生存在类似的心理问题:焦虑、自卑、彼此缺乏信任等。
  于是,赵丽娜开始设计问卷,采用问卷和访谈的形式调查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与此同时,她发挥自己的专业优势,在课堂上融入心理教学,提升自己的教学效益。那段日子,赵丽娜很辛苦,不仅要问卷调查和访谈,还要认真备课,安排好课堂上每个环节,为把心理知识穿插进来绞尽脑汁。最让她头痛的是,晚上下课后还要去检查学生寝室,一直要盯到11点多才能回去休息,因为稍不注意,就会有学生溜出去上网。
  不过,这些辛苦也是让赵丽娜迅速改善现状的“催化剂”,她心里清楚,想自己工作轻松,要先帮助学生把一些不良习惯改掉。班上有个学生是出了名的“活跃分子”,有次在课上吵闹,赵丽娜让他站起来讲一个熟悉的故事,自己却去和其他学生谈话。学生讲完后,赵丽娜询问他的感受,学生说老师没认真听,心里不得劲。赵丽娜趁机反问:“老师讲课你说话,老师和同学心里会不会难受?”从此,这名学生听课认真起来。
  这种换位思考的心理教学法一般针对学生个人,遇到一个群体就发挥不出效力了。由于随着教学进程推进,数学难度也逐渐增加,有些学生听不懂,课堂上睡觉就在所难免了。面对这种情况,赵丽娜便会颁布“团体动员令”,打着“以本堂课不睡觉为荣”的口号,让学生们互相监督,效果显著。
  很多学生开始主动问赵丽娜:“老师,考试前紧张焦虑怎么办?”“老师,和同学闹矛盾后想和解不好意思怎么办?”“考试前会紧张焦虑,从另一个角度讲,你非常有上进心,有想考好的愿望,关键是要把这种愿望转化成学习的动力,让知识储备丰富起来,考试前再给自己一些鼓励,紧张焦虑就会慢慢消失……”赵丽娜也为他们做有针对性的个案辅导。
  “经济拮据让当地很多学生背负心理压力,他们心中布满焦虑,对前途充满迷茫;单亲和留守家庭的孩子根本不愿与人交流,因为家庭没有给他们提供交流的机会……面对这些贫困、单亲或留守等家庭的学生,面对这些把读书当做一种任务的学生,面对他们的内向、不善交际、抑郁、焦虑等,我们怎么能高兴的起来?即使成绩再好,他们的现状不能改变,又有何用?”赵丽娜认为,教育不应只关注学生成绩,而忽视他们的内心世界,学生的心理健康比成绩更重要。
  赵丽娜说,一年的支教时间太短,学生的很多问题是在教学生活中慢慢发现的,当着手去解决时才意识到,支教生涯快结束了。她希望自己的这篇调查报告能帮助以后的支教队员,让他们更快更好地融入支教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