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3期:《浙江师范大学报》
浙江师范大学:第333期:《浙江师范大学报》
  • 厨房与讲台:方寸之间有乾坤

    摘要:厨房与讲台:方寸之间有乾坤   扫一扫看视频《浙师味道》   编者按:吃从来都不是简单的事,食物消费是一个社会的象征系统,传递着社会的文化价值观。金大排对于浙师人的象征意义在于用心用情的投入,而这也是凝结在浙师课堂之中的精神旨归。   本期,编辑部以浙师大排为引,厨房与讲台勾连,“金排”与“金课”相遇,解码食物对于大学文化的物质化表达。方寸之间,它所阐释的是一所大学对于育人品质的追求。                        此食此课   大学时代,吃是充满乐趣的事儿,再普通的食材也能在嘴里活色生香;学是基本的生活状态,新想法、新观念的注入让人充满活力。每一代大学生都过着雅俗共赏的生活,厨房和讲台各执俗雅一端。   厨房输出生命补给的热量,讲台输出供养精神的能量。上一堂课就像做一道菜,这个形象的类比之中,我们隐约可以察觉到两种文化空间之间内在精神纹理的关联。它关于选择的用心、制作的用情以及因为食物或讲台而将彼此相互勾连的生命记忆。   对浙师人来说,金大排是一种沉淀着时光韵味的食物。通常,它有四指宽,重2两,取自金华猪脊椎骨两侧的条状嫩肉,肉质鲜美,精瘦不柴,甘香温润,几乎是老一辈浙师人都会垂涎的美味。它因色泽金黄,以金华猪为原料,是大学这一金色年代的一道美食,故名“金大排”。咬下一口金大排,猪肉的鲜香、红薯粉的软糯,恣意地在嘴里碰撞,这个在时间里积攒的味道,表达着浙师人对于大学及其滋味某种特殊的感触。   金大排是一种记忆,一种艺术,挑动着人的味蕾,敏感地牵引着人的情绪和神经。这道浙师食堂传承数十年的传统菜,在一代代学子集体记忆的叙事中,阐述形构了一个带着烟火气的文化话题。   桂苑二楼食堂的吴根洪是目前校内制作传统大排最资深的师傅,1985年工作至今,已有34个年头。他说:“我刚工作那会儿用的猪肉就是金华猪,也就是大名鼎鼎的‘两头乌’。”两头乌,是中国四大名猪之一,距今已有1600多年养殖历史。其后腿皮薄骨细、肉质硬实洁白,是制作金华火腿的最佳原料。明代诗人张岱在咏方物诗 《浦江火肉·金华》中赞叹:“至味惟猪肉,金华早得名。”浙师金大排的历史虽不能与金华火腿比肩,但同出一源,堪称金华火腿的“姊妹肉食品”。   金大排的制作相当考究。首先要精挑嫩肉,只能是猪脊椎骨两侧的外里脊和内里脊。然后,把条状的里脊破开,每片里脊用棒槌捶打数下,疏松紧实的肉片。接着,洒上食盐,添上红酱油,再加料酒,用手稍作搅拌,使每一块猪肉“雨露均沾”,腌制15到20分钟,各种调料慢慢浸渍猪肉的纹理之中。制作金大排的料酒必须是金华酒,它有“透亮金黄品质纯,金华美酒慰平生”的美誉。挂糊和油炸是两道不可偏废的制作工序。挂糊,即金大排外层粘上那层口感绵软的红薯粉;油炸,是将沾着糊状红薯粉的生猪肉放进5成热的油锅里炸,炸至表皮脆硬,色泽金灿酥黄,就可以出锅。此时,初具雏形的大排要在托盘里码放好,放上八角、生姜片,洒上白糖和金华酒等,在蒸笼里蒸40分钟,起锅。   金大排的个性,只因渗透着地域历史和文化。时间是食物的挚友,金大排的美味是逐层工艺在时间中缔造的。它滋养了一代又一代的浙师学子,这种润物细无声的浸润又何尝不在传承六十余年的浙师课堂之中。三尺讲台,方寸之间,一门金课就像制作金大排一样,从选材到制作,以情“调味”,用心“烹饪”。   厨房与讲台,方寸之间的乾坤在于投入。精密分析授课对象和学情,精确把握教学内容和教学资源,精细拟定教学策略和方法,精准组织实施课堂教学,精确评价课堂教学效果。这一步步的打磨才能成就一堂真正的“金课”。金大排的味道主要由掌勺的师傅决定。同样,一堂金课的品质主要由执教的教师主导。就像青年教师黄沚青说的,教学就像做菜,食材越新鲜越好,课堂上越前沿的学术观点对学生越有吸引力。就像师傅做金大排的手艺,越做越精;浙师的课,也是老师们越打磨越好。   四年的时光,金大排沉淀为味蕾的一抹念想,那个熟悉的讲台因为有用心的老师,融入灵魂深处的记忆。厨房与讲台,方寸之间的乾坤,在每个浙师人的心里。每每念起,化不开的情结,抹不去的乡愁。(张凯滨)

  • 食堂物语

    摘要:食堂物语   柠檬大排———酸甜有你 酒酿大排———逍遥自在   葱烤大排———草莽之风   黄金大排———你侬我侬 国际学院汉语国际教育151班 金 琳   即将毕业,大排对我而言,是一大记忆承载点。浙师大排那酥而不烂、香而不腻的滋味,尤其是剩下的浓厚汤汁实为拌饭一绝,以至于现在不在校园里的我每每想起也都会不自觉地咽口水。大排不仅仅是味蕾的享受,还有很多与之相关的校庆的记忆也会随之而来。 人文学院汉语言文学182班 梁圣娜   对浙师人来说,大排是一种共同记忆,是老一辈校友和我们年轻一代浙师学子的“集体触动”。大排是一道能够“出圈”的菜品,它有潜力成为浙师的一张名片,校庆大排背后蕴含了深厚的历史意义和无数人的情感共鸣。 音乐学院音乐学164班 傅恩玲   大排是浙师大食物的灵魂之一!每年校庆,我们有自己特殊的纪念食物,感觉像过传统节日。现在,在哪儿点了大排,都会觉得有满满的生活仪式感。大排真的是“下饭神器”。大排的汤汁浇在白米饭上,拌着吃,美味。我盼着学校能推出芝士大排。大学生活就像大排的味道一样,充实、舒心、浓香,回味无穷。 文传学院戏剧与影视专业181班 陈丹宁   大学报到第一天,我和和爸爸妈妈在学校食堂里吃的第一个菜就是大排。当时,我并不知道大排有这么特殊的意义。我爱经典的红烧大排,希望大排的酱汁能够再多一点点,让肉质更加饱满充盈。除了整块的大排之外,如果能推出切成小块的大排,食用的时候会既方便又优雅。 人文学院汉语言文学154班 叶湘瑶   在食堂万千菜式中,我并没有对大排情有独钟。但是,我爸对大排却特别痴迷,对师大人家的大排情有独钟,每次必点,遗憾的是每每“失之交臂”。在浙师的四年,充满酸甜苦辣。食堂的饭菜最容易勾起人情怀,师大的美食让这方土地渐渐有了家的味道,那是在回忆中才有的淡淡甜味。 初阳学院理科182班 施心瑶   浙师大排早已超出了一道菜品的范畴。走进食堂,看见盛在小碗里色泽浓郁的大排,就知道有些美味无法用语言来形容。有老师说,自己积攒了多年的浙师大排券,一直没舍得吃,想要等到退休后一起兑换。一道菜品的坚持,诉不尽的是学校的历史,道不尽的是学人的情怀。 工学院交通运输(英语)151班 徐惠茹   浙师大美食种类丰富,有很多的可选择空间,在这里学习和生活是一件很舒适的事情。大排是学校里很常见的一种美食,或许是因校庆保留下来的“大排情结”,即使有越来越多的美食进入师大,大排还是一直保留,这是一种传承。 外国语学院翻译182班 徐佳闽   浙师的大排不需要过多花哨的配菜喧宾夺主,大排原本的样子就已经非常吸引人。生活在师大,走进食堂的那一刻,学习的重担在心头卸下大半,每天都在为享用新美食而雀跃,不愿错过师大的每一道用心烹饪的菜品。师大的食堂总有家的味道和意想不到的惊喜。 (沈奕晨 李韬 何熠霄 整理)

  • 1980年代浙师校园生活剪影

    摘要:1980年代浙师校园生活剪影   浙师的美好,徜徉在“集体记忆”的叙事深处。  如风的青春,镶嵌在记忆墨痕中。1985年逐渐炎热的夏天,浙师的“老版图”,洋溢着“唐诗宋词”的田园症候和文艺热情,木叶美丽的校园内牛羊闲散漫步,球场上晒满高村农民丰收之后金灿灿的稻谷,“相思路”的鹅卵石以及两旁的松群 ,“情人坡”的狮身人面像以及可以遥望乡村晚炊、月亮湖和隐约闪现的“芙蓉峰”,浙师的青年,在这方自由自在的学术净土上,笑容纯粹、情感焕发且充满饱和的诗意。  周末影院,一部想象的电影能让师生群情激动、如痴如醉;一本容载新思潮的书,会让人“秉烛”夜读,然后,在骆家塘的“夫妻店”或“路边小店”,一碟花生米、一碗炒螺蛳、一盘肉丝爆蛋,煮酒高论、众声思辨;一场传递新美学的讲座,“新东大”的阶梯教室,总是挤满“思想饥渴”的听众,门窗旁斜倚着“迟到”的人群;灯光球场的篮球赛事,又让人热血奔腾;而夜里无课的某间教室,会成为浪漫细腻的旖旎“舞会”,那是无拘束、好幻想、激情燃烧的“青年”时代。  形成文学创作群的中文系老师,名士风范,风情倜傥,课堂与课余的才情碰撞,成为浙师景观。自学成才、性格狷介的叶柏村老师,课堂上神秘“吟唱”古诗词而让人惊艳;《文心雕龙》倒背如流的诸葛志老师,形容翩然出世,语速极缓,东西方美学思想却条分缕析;诗人吴晓老师,不善言辞,却言必惊人,“陶罐上的鱼一直没有下来/它享受独处的宁静/桃花水在何处喧响/它最后一次用鳍拨动火焰/从此远离河流。”(《鱼和两种隔绝状态》)书画俱佳、擅诗词的裘樟清老师,个性张扬,阐述身体美学的思想先声;命途多舛、才华横溢的钭东星老师,上课时,一根烟,一白搪瓷茶缸,一把热水瓶,《论语》的古义今说,汩汩而出,成为绝响;消瘦如风的诗人蔡根林老师,“我拥有一切色彩/所以我无色/我听到一切声音/所以我沉默。”(《根》)那是名师与高徒辈出的“艺术”时代。  当然,浙师的食堂,一如既往的有营养、又美味,“纯肉”的红烧狮子头,“走油”的大块肉,尤其是或“面拖”或红烧的大排,肉质纯净、软硬适宜、汤汁鲜美,让人记忆悠远、难以忘怀。据说中文学生在永康某中学实习,因为“思念”浙师的大排,曾“央求”回校的汪老师给每人带一块,而汪老师也“不负众望”,带回母校食堂的大排以飨“饕餮”。大排的“滋味”,凝聚成浙师人口口相传的文化“符号”和难以排遣的乡愁“图像”。(黄宝富)

  • 我们这代人的“大排情结”

    摘要:我们这代人的“大排情结”   我是1987年上大学的,当时,“浙江吃饭大学”就以食堂伙食好闻名省内外,尤以大排为好伙食代表。我们这一代浙师人是堪称有“大排情结”的一群人。  前两天,我在班群里问同学们“我们当时大排多少钱一块”,同学们热情响应,纷纷忆起当年大排的美味。在上虞区城北实验中学工作的陈斌说,大学第一年国庆节,学校给每个学生发了2元菜金,他从金华城里返校晚了,食堂里只有大排了,他竟然一口气吃了8块大排,至今对此事念念不忘。  当时的大排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光膀”大排的,另一种是裹着一层淀粉皮的,也是大部分人的最爱。当年的生活委员刘珏很确定地说,大排1毛5一块,青菜5分钱一份。大排与青菜的组合简直就是人间美味,尤其希望打菜阿姨多舀一点大排的浓汤,那就更好了,甚至可以多吃一碗饭。  师范生不少都来自农村,刚进大学,伙食一下子就变好了,大排特别有标志性。大一那会儿,国家每个月补贴28元菜票,32斤饭票。收到菜票、饭票的那天,我们一定会好好犒赏自己一顿,大排是标配,男同学一次能吃2块。  浙师大排美名扬。外地同学来师大访友时,我们都会请吃大排,这是指定项目。记得有一次,武汉大学新闻系的高中同学放假回家,专程来师大吃大排,我好像买了5块大排。最难忘的一个细节是,因为太好吃了,狼吞虎咽的,他用勺子掰大排竟时然把勺子都给弄断了。我当时哈哈大笑:“这大排,你也吃得太狠了吧!”  在那个物质相对匮乏的年代,人们对于食物的记忆总是特别强烈的。  大学时代的大排堪比饕餮盛宴,现在人的味蕾都被惯坏了,大排也完全失去了诱惑力。现在想来,那个年代是多么纯真质朴,物质逐渐丰裕之后,很少再有像大排这样的食物让人永生铭记了。  (毛力群 口述 张凯滨 整理)

  • 桃源餐厅不止是吃饭的地方

    摘要:桃源餐厅不止是吃饭的地方   我在1994年入校,1996年亲历了学校成立40周年的校庆。那一年校庆,我作为刚组建的铜管乐队员参与迎宾演奏和校庆演出,还作为校报记者参与浙江卫视录制的节目“乐在师大”。一转眼,这已经是二十多年前的事了。  那时候的校庆没有免费大排,大排属于当时大学菜系里的高端菜,1元一块,其他蔬菜一般5毛钱。通常,在取得好成绩或荣誉的时候,我们把吃大排作为一种自我奖励和自我犒赏的方式。也就是说,有好事的时候,我们才会吃大排。在我的印象里,大排还不是像现在这样飞入寻常百姓家的普及型食物。但是,大排是我们的一种向往,每每提及大排,内心充满愉悦。  食物在中国文化里具有很强的象征性,它是维系情感的方式,也是承载记忆的载体。同学陈燕就对桃源的梅干菜薄饼念念不忘,毕业后数次专程回校来体验。我们的大学时代,班集体概念强,全班一起上下课。有时下课早,桃源食堂的两张长条桌一合并,全班25个人集体用餐。这时候,家庭条件稍好的同学会多买几块大排,大家一起分享。那种不露痕迹的友爱,其乐融融的画面,至今历历在目。  就吃大排而言,院系之间也有文化差异。我当时住的是混寝,教育系、思政系、体育系不同专业的同学都在一起。我看体育人就很推崇吃大排,因为体育训练体能消耗大,大家对大排都很向往。一到饭点,体育教学楼里会传来大家敲饭盆的声音,提醒老师下课,要吃大排了。我们幼师专业25人全是女生,女生总会更注重身体管理,所以吃大排的次数相对会少一些。  上大学时,我们都在桃源餐厅用餐,大家对桃源的情感也特别深。入学20周年的同学会,全班同学还专程在桃园餐厅门口集体合影。这里关联着我们太多大学生活的记忆,桃源餐厅不止是吃饭的地方。  每周六晚,桃源餐厅的桌椅向两边一挪,腾出的地方就成了我们的舞池。这是我们周末舞会的“发祥地”,年轻的男男女女在这里交友、交往,营造了一个前互联网时代的社交空间。等1998年学校有了网络,校园内外的舞池就逐渐没了市场。  所以,桃源餐厅对我们而言,既是分享大排美味的地方,也是跳舞愉悦身心的场所,是让我们获得物质精神双丰收的一个社会文化空间。 (王珩 口述 张凯滨 整理)

  • 滋味

    摘要:滋味   李丽君 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