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1期:《浙江师范大学报》
浙江师范大学:第331期:《浙江师范大学报》
  • 杨柳依依

    摘要:杨柳依依   北方的乡村,树种不多,但家家院子里总会有棵杨或者柳。柳是旱柳,不是垂柳,但孩子们喜欢它。春天,柳枝泛绿萌芽,折下一段,用力一拧,树皮和树枝分离,就可以做成一管柳笛,吹得嘟嘟响。秋天,杨树大大的叶子落了。孩子们随手捡起落叶,用长长的叶柄做拉钩儿的游戏。杨树叶柄柔韧性好,孩子们摆好姿势,努力用自己的叶柄拉断对手的叶柄。这些都是乡下孩子们代代相传的技艺。很久不回乡了,这些杨柳技艺早就失传了吧。一代孩子有一代的生活,生活,代代不同。现在的孩子们,离手机近,离动画近,离草木远。  孩子们的游戏是快乐的,但文化史里的杨和柳都有些悲伤。“树犹如此,人何以堪”,是为人熟知的典故,那棵树上是时光流逝的心痛。但那棵树是什么树呢?典故里的主人公是晋人桓温,他走到早年栽种的树下,当年的小树苗已经老大,桓温“攀枝执条”,唏嘘不已。中国人太早就有了“时间都去哪了”的悲伤,孔夫子临水,长叹逝者如斯;桓温抚树,慨叹人何以堪,那棵树枝条低垂,是一棵依依的柳。  念过书的中国人,有谁不知道“昔我往矣,杨柳依依”的诗句呢?自从《诗经》里那个雨雪霏霏中走在回家路上的兵士唱过这句诗后,杨柳就成了一棵别离的树。李白狂放不羁,可看见杨柳,一样心有千千结,唱得感伤:“年年柳色,霸陵伤别”。霸陵也写作灞陵,陵是汉文帝的陵,灞是灞河,河上有灞桥,汉代习俗,送亲友到这里,人们折柳枝赠别。汉以后,《折杨柳》也成了最常见的诗歌,一首首折杨柳的诗一次次重复着别离时的感伤:“近来攀折苦,应为别离多”。  柳是“留”不住的别离和苦涩,可杨却更是生离死别的痛:“白杨多悲风,萧萧愁杀人”。白杨树高叶大,叶柄纤细,只要风过,树叶摇动,萧萧作响,那萧萧之声曾是中国人抑制不住的悲痛。因为在古代,杨树是植于坟边的墓树。也因此,诗歌里的杨树,常与坟茔相伴。杨叶自萧萧,只是听见那声音的人,正沉浸在和亲人人天相隔的悲痛里。  垂柳枝条柔曼飘浮,可以依依,杨树又如何能够?宋人戴侗在《六书故》中这样解释杨和柳:“枝条扬起者曰杨,弱而长条荏苒下垂者曰柳,亦谓垂杨”。其实,不仅戴侗说垂柳也叫垂杨,至少在汉代以前,杨就是柳,柳就是杨,而杨柳就是柳,非是杨和柳两棵树。  但还有问题,杨柳是什么柳呢?现在,人们说柳似乎就是指垂柳。在《闲情偶寄》中,李渔说出了现代人对一棵树的傲慢与偏见:“柳贵乎垂,不垂则可无柳”。因此,现代人的想象中,“杨柳依依”就是垂柳鹅黄的枝条在春风中轻轻摇动,可惜这不是古人的杨柳。《诗经》最权威的版本《毛诗》解释说:“杨柳,蒲柳也”。  蒲柳生水边,灌木,状如水中一丛丛的蒲草,所以才称为蒲柳。《六书故》说,人们如同种稻一样在水田里种蒲柳,一长就是一大片——“依依”最初就是茂盛的意思:“蒲柳最易生,吴中种之水田中,弥顷亩,如秧稻,织之为箱篚”。陆玑《毛诗鸟兽草木虫鱼疏》中说蒲柳可以做箭杆,也可以用来做箕罐。现在,我们老家还把蒲柳叫做簸箕柳,我小的时候,大哥还会用它做簸箕。刘绍棠有本小说叫《蒲柳人家》,最初的版本封面上,画着一丛蒲柳;而前两年新版的封面上,已是一棵垂柳。现在,认识蒲柳的人不多了吧。化纤材料代替了蒲柳枝条,柳条篮渐渐退出市场,水边的蒲柳也就渐渐走出了人们的视野,日渐荒芜了。

  • 江南无所有,聊赠一枝春

    摘要:江南无所有,聊赠一枝春

  • 吃春记

    摘要:吃春记   数十日的阴雨天气过后,金华终于等来了放晴的日子。天空是纯粹的蓝,一草一木欣欣然朝阳箕踞,兀自绽放。寝室附近的玉兰花似乎一夜之间缀满枝头。为了这场烂漫的春事,它们已然蛰伏了许久。  春日,宜耕种,宜踏青,宜赏花,我却不由想起野菜的滋味来。民间历来有“吃春”之说,即以春天的新芽、新叶为食。立春过后,各类野菜争先恐后地从泥土中钻出来,伴着春天的新绿与芳醇,将其采摘下来,能沾染一身春味。吃春,当然首选野菜。  中国人食野菜的历史之久由 《诗经》便可见出。卷耳、荇菜、芣苢、蕨、薇、荠……“诗三百”宛若一本野菜图鉴。其中,蕨、薇、荠皆是春天的野菜。“呦呦鹿鸣,食野之苹”中提到的“苹”就是艾蒿,亦是属于春天的。中国人食野菜,一因饥馑,二因雅兴。明朝的《救荒本草》收录了四百余种野菜。在过去,饥荒时常发生于春季,而春季正是野菜生长的季节,因而食野菜成为了人们度饥荒的方式。  但也有人将吃春视作雅事。苏轼游春时,就留有“雪沫乳花浮午盏,蓼茸蒿笋试春盘。人间有味是清欢”之句。蓼茸与蒿笋皆为江南的野菜。彼时苏轼正在泗州游历,准备辞官修养,因而安闲自得,但能品出野菜之雅兴的人未必没有品尝过野菜之酸辛。  春日踏青,时常能够见到荠菜。汪曾祺说,在江南,荠菜可凉拌,也可用来包春卷和馄饨。我的家乡地处江南,却不吃凉拌的荠菜,也没有以荠菜包春卷的习惯,只是偶尔会用它包饺子。荠菜留在每个人记忆中的滋味是不同的。三月食荠菜,品尝的是故乡的春日。  李时珍解释“荠菜”之名曰:“荠生济济,故谓之荠。”济济者,不单是荠菜,亦是整个春天的生命。李时珍由荠菜之名想起盎然的春意,汪曾祺则由蒌蒿之味忆起新涨的春水。将野菜放入口中缓缓咀嚼,能联想一切关于春的事物,新茶、纸鸢、春衫、咸湿的泥土、扑啦啦的梦想、思念的信笺、含羞的少女……春天是相思的季节,春天的野菜亦可作为相思之物。《诗经·召南》中写道:“陟彼南山,言采其蕨。”沈从文有一篇小说名为《采蕨》,也是借蕨菜来传达男女情思,大概是从《诗经》中得到的启发。男女主人公在采蕨的地方幽会,感情之纯粹浓烈有如蕨菜之鲜嫩茂盛。  江南人家餐桌上常见的食物还有马兰头。春日的山坡上、沟渠边、小径旁,处处可见碧叶紫茎的马兰头。马兰头可做汤,也可素炒。《随园食单》所记的“马兰头菜,摘取嫩者,醋合笋伴食”是凉拌的做法。我们家则习惯将马兰头与麻油伴食。《蔬食斋随笔》赞马兰头“洵美草木滋,可以废梁肉”。马兰头予人草木的味道,也予人春天的味道。此番风味,又怎是粱肉所能媲美的呢?  文人吃春是雅事,“雅”则不宜过分,但有的人却不以为然。宋代的廖行之品尝了山家的蕨菜后,赞不绝口,一连作诗三首,极尽溢美之词。西晋的张翰必定是个老饕,只因想念故乡的菰菜、莼羹、鲈鱼脍而毅然辞官。并非所有人都能吃出春的“清欢”,有的人只为唤起故乡的记忆,有的人任由思念蔓延,而有的人吃春,却只为一饱口福。口腹之欲,虽俗又如何呢?

  • 记 春

    摘要:记 春   大概没有人拒绝春天罢!春天可以将千差万别的人团结起来,其他的时间,我们孤独地住在自己的季节里。因此一个人犯了错,想要求得对方原谅,那么他选择在春天道歉,最是明智不过了。万一事没有成,双方都“罪该万死”。  我们喜欢春天,缘于为生活讨个好彩头的心理。“一年之计在于春”,希望和未来全部押注在春天,活脱脱不留后路。其他生物比人类更早感受春天,“春江水暖鸭先知”有诗为证,稍有一点风吹草动,它们就会倾巢而出,占领整个春天。人类也不逊色,只要一嗅到春天的味道,立刻精神抖擞。大家把衣服一件一件卸掉,和春天来个亲密接触,归根到底是真正地喜欢春天。对中国人来说,春天的本质就是“喜”。正喜以当春,言之有理。不过,“喜色成春煦”到底过于诗意,于是我们特设最大的节日——春节,用以表现和纪念盛世春天。春天一枝独秀!  中国文人最爱记春,仿佛不遗下点字迹,写作就沦丧了意义,人生也失去了价值。大众化一些的,记春光好、春雨酥、春风暖,粗粗细细,短短长长,广为推崇,永久传诵。私人化一点的,记春残、春暮、春意阑珊,含有顾影自怜的意思,一般不讨巧读者,却影响了现代作家,郭沫若的《残春》记疾病和死亡,已经走向极端了。饶有兴味的是,年年岁岁,春天再紧凑,到了中国文人的笔下,不管表达现实还是浪漫的风格,读上去更像魂兮归来。  外国文人记春别有一番风味,他们偏爱站在上帝视角表情达意。春天不像是自然的馈赠,而仿佛是上帝的安排。上帝所观看到的春天,不会停留在花草树木之中,也不会在鸟兽虫鱼之上。春天的力量不是在时间主题之内进行的,而是在上帝的注视下以永恒主题进行的。一个经典的例子,里尔克认为春天只是上帝匆匆掠过一眼大地,春与神融为一体:“您和我所经历的所有春天加在一起,尚不够填满上帝的一秒钟。”而中国文人写道:“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桃李春风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灯。”春天的时间具体得多,春与人浑然一体。  春天的精髓是春气。任何人直面春天,总得濡染春气,才不枉活在世间一场。哪怕再坚硬和孤僻的人,春天里也会变得温婉和合群,因为春气流淌在他的生命里。自古以来,振臂一呼,天下云集,王者能敬,则春气得。想想很有道理,一个缺乏春气的人,没有滋养万物的资本,也就没有博爱众生的力量。  春天的午后,游园即将闭门,人们呼朋引伴,充斥着密集的步履和凌乱的聒噪。一位老妇人冲下陡坡,挥动双臂,仰天长啸,像一颗出膛的子弹。丈夫怕她出事,喊着“小心!”竟也不由跟风上去。在这一刹那,满园的人纷纷让道,投来景仰和钦羡的神情。这就是青“春”永驻的最佳体现罢?

  • 春 约

    摘要:春 约   春天的脚步悄悄地近了,你能从所见所闻的一切中感受到,无需翻看泛黄的旧日历。眼下虽仍是春寒料峭,但心已经在期待着春光明媚了。有诗云:“空持百千偈,不如吃茶去”,你知道,要去赴与春的约了。  新旧交替,周而复始,生命也不例外。几声响雷,唤醒了沉睡已久的万物,没错是惊蛰节气了,二十四节气,是古人农业经验的智慧结晶。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春雨来得正是时候,一场连绵几天的雨,时停时下,猜不准的。你在路上也不撑伞,任由雨丝与脸庞亲密接触,凉凉的,很有被双手抚摸的感觉。天空乌云密布,如同一幅泼墨画,浓郁而又颇具意味。远山笼罩在一片朦胧迷雾中,隐隐约约可以瞧见点绿色。  受春雨洗礼后的小草像穿上了新衣服一样,绿得油亮油亮、鲜嫩鲜嫩的。草尖上有雨滴凝结,透明空灵。湖水涨了,平静了整个冬天的湖面活泼了起来,哗啦哗啦地唱着曲儿,咕噜咕噜地冒着泡,春风掠过,掀起一阵阵人字形波浪。扔一块石子,观浪花飞溅。  春雨过后,春光正好。一出门就与和谐微风、明媚阳光撞了个满怀。天空像苍蓝色的颜料被打翻,暖暖的阳光洒遍每个角落。好想把所有的灿烂的、明媚的、暖和的阳光都储存起来,捧在手心。以后呢,在凉风习习的日子里,在寒风凛冽的日子里,在下雨的日子里,在下雪的日子里,都能有一份阳光照着暖!  你骑着那单车,缓缓地将初阳湖走过,“水光潋滟晴方好”。有阳光,有风儿,湖水多清澈,树影在婆娑,有鱼儿在水间嬉闹,鱼儿、荷叶、荷花在那波光粼粼的湖面上相映成趣。鸟儿在树枝上俏皮地跳,时而掠过平静的湖面,时而钻入草丛里,唧唧喳喳的声音此起彼伏,袅袅不绝。初阳湖里,清水缓缓地流淌。嬉水观鱼,看蜻蜓曼舞,轻点在初露的荷尖上。青螺缓缓,在水底旅行。初阳湖岸旁,挺拔的柳树垂下细细的长叶。花儿随着微风,翩翩起舞,在一个有柳絮纷飞的美丽的地方。每天经过,停下来看一下,这种感觉就很好。  春天的校园里,是有小猫咪的,橘黄色的,灰色的,棕色的,每天都能遇见。停下车子时,在阳光下捕捉到一只灰色的、尾巴很是漂亮的小猫咪。它慵懒地晒着春日里暖暖的太阳,低下头来揉着鼓鼓的肚皮,给自己挠痒痒,显得悠闲自在,格外惬意。你离它很近,很想跟它打个招呼,但你还是不愿意去打扰它。  有些树的枝干还是光秃秃的,而有些树上嫩绿的新芽已经迫不及待地从枝头冒出了,好奇地探索着崭新的世界。阳光透过交叉的树枝,有圆圆的晕影,落得一地光彩。鸟儿振翅跳跃于枝条,呼朋引伴,好不热闹。美妙歌声,如同天籁,撩拨心弦,触动人心。  玉兰花满树盛开,有白色的,有粉色的,一朵朵,一片片,引得人们驻足流连。紫花一簇簇相互依偎,远望灿若紫霞若羽毛。老爷爷与老奶奶推着婴儿车缓缓行进,走过一片花地。花地里不知名的群花争奇斗艳,装点了整个春天,五彩斑斓的花朵向每一个路过的人打着招呼,在和风中微微顿首。花香远溢,空气中弥漫着花草树木的气息,还有一丝丝泥土的清新味道。  一群活泼可爱的孩子在绿油油的草地上嬉闹,你追我赶。每一个人都在微笑,脸上洋溢着幸福的气息。你想与他们一起野餐,把喜欢的吃的、喝的、玩的全都带上,那场景该有多欢乐啊!  篮球场旁的花儿也开了,是粉色的,阳光照耀下显得格外明亮,花影斑斓,有奇异的芬芳。图文旁的小山坡也有,开着,你见过,就难以忘怀了。你没有去拍照,打球的时候,路过的时候,隔着栅网,看看就好。  驰骋在无边的道路上,在碧蓝的天际,做一个逐风少年。用脚步丈量前行的路,追寻着,追寻着,向往,是另一种天堂。真心、诚意、细腻的心思和过程的愉悦,是生活应有的精细与温度,让一种生活必须的温暖在每次的尝试中填满心扉吧,让心灵慢慢呼吸,沉潜!  在春日里徜徉,感觉回忆都是有温度的,“一年之计在于春”,人总是要往前走的。新春该有新气象,打点行囊,从新出发,从心出发,去赴与春天的约吧!

  • 图片新闻

    摘要:图片新闻

  • 无标题

    摘要: ◎编后记江南三月,春意渐浓。民间有谚语“春天孩子面,一日三变脸”,但这种调皮并不足以吓跑喜爱它的人们。古往今来,无数人试图在这个季节将自己与万物相连,在思考与探索中寻得几分共情。校园里的师生显然对春意更敏感些,相机里,文字间,都存满了对春的依恋。如马俊江老师以杨柳为例,叙述春日草木的文化源流;首作帝老师纵横中外,描摹流淌在生命中“春气”;钟凯丽则漫谈舌尖上的春,品春之滋味;黄绍日在校园偶遇春色,欣然赴约……为什么会喜爱春天?不仅为其风光旖旎,也为其背后包含的无限希望与文化追求。-